9月17日,在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海)司法智能化产业园开园之际,河海大学与通达海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司法智能化创新研究院揭牌。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南京市鼓楼区区委书记王安伟共同见证揭牌,通达海董事长郑建国等公司领导,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张晓祥、博彩网 蒲晓东、法学院副院长宋伟卫参加了揭牌仪式。
陆国宾副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通达海司法智能化产业园开园表示热烈祝贺!对通达海在法律科技领域的深耕与创新给予高度认可,对通达海支持学校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学校将以此次基地和研究院揭牌为新的起点,依托通达海公司丰富的业务场景与数据资源,发挥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法学等学科优势,以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前哨”,以创新研究院为“主阵地”,把人才培养链条彻底嵌入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全流程,实现“课题共研、场景共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聚焦多模态法律文档处理、法律大模型等前沿方向,联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交叉学科创新高地,为法治中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河海智慧”和“通达海方案”。
郑建国董事长代表公司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公司将依托基地、研究院,在司法智能化创新、前瞻性课题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强化产学研用融通,为法治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揭牌仪式结束后,陆国宾副书记、王安伟书记等在郑建国董事长的陪同下参观了产业园。
诞生于1995年的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法律高科技企业,三十年如一日深耕司法信息化,已成为全国司法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从2013年起,公司开始在河海大学设立“通达海奖、助学金”,累计捐资60万元,支持100余名优秀学子安心向学、奋发成才。前不久,公司捐资300万元设立“通达海教育基金”,用于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等。近些年,学校有累计419名本科生赴通达海开展企业实践,把课堂搬到司法流程管理系统一线。10多年来,通达海累计录用河海大学毕业生139人,从基层工程师到中层管理者,处处都有“河海人”的身影。